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春学期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各教研室于2月18、19日二天组织开展线上集体备课活动。各活动由各教研室主任主持,全体思政课专任教师和部分兼职教师参加,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院长高汝伟、副院长王志国出席了此次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中,卞永军老师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当代价值等维度对“专题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浅出、详实透彻地讲解。

“概论”教研室主任陶厚勇博士强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课程融合,并就新教材课时安排、教学重难点、教案设计、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宏达博士从三个维度概括地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结构,并详细地从社会矛盾的变化、党的理论飞跃、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及中国共产党面貌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新”在哪里这个第一课中的核心问题。新教师张冠楠就新课导入谈到,2022年盐城高铁发展的新动态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生动缩影和典型写照,从以此导入新课。

“史纲”教研室陈勇军博士首先从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概述、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等三个维度对导论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合理设计。刘田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与问题探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的内容。

“形策”教研室顾栋栋博士结合自身的思考,对第一课的两个专题提出两个问题:其一,如何从十九届六中全会来把握授课内容,同时他从学生角度考虑,应该着眼于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决议》是什么等这些基本问题来思考主题,并且他还建议要选一个角度来给学生讲《决议》;其二,他从我们为什么要举办冬奥会引出“举办冬奥盛会,坚定制度自信”的主题,同时,他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教学思考进一步提出,要通过“让学生讲冬奥故事”的实践形式展开教学,教师要处理好如何把学生讲的冬奥故事与制度自信二者之间的衔接。姜林书记还谈到“形策”课旨在要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增强他们的使命感、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活动末尾,各位老师还纷纷就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环节设计、知识逻辑结构梳理、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王志国对此次备课活动进行了充分肯定,要求把集体备课制度常态化,使之成为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还表示今后集体备课活动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新其模式,提升其效果,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高汝伟对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予以高度认可,对新入职的新教师予以深切期望,鼓励他们认真研读教材,多向老教师学习,早日站稳站好课堂,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李荣庆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思政课集体备课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集中专兼职教师的智慧,可以让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更具科学性,广受青年学生欢迎,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作者:陈翩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网络科

地址:(新长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

联系电话:(00)86-515-882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