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海同音”推普志愿团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院“四海同音”推普志愿团于2024年暑期深入盐城市大丰区、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街道、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李旺镇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四海同音”推普志愿团围绕“青春向党推普行,四海同音助振兴”的主题,统筹规划,制定方案,深入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志愿团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优势,深入乡村一线,采取走村入户的调研方式,系统地考察了不同年龄段村民的普通话使用现状。成员们还参观了农发行盐城市大丰区支行的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实地考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语言能力提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团队精心策划开展普通话专题教学培训,有效提高了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意识。

 志愿团队还在校园与社区两大阵地同时发力,积极开展以“规范语言文化,争做语林啄木鸟”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和以“学习宪法精神,弘扬法治力量”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两项活动均体现出成员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旨在通过理论宣讲,普及推广普通话知识及其规范使用,强化公民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青春活力与专业力量。

“四海同音”志愿团以推广普通话为契机,深入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志愿团成员顾思遥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交流的桥梁,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们不仅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更能在无形中加深各民族间的情感纽带。志愿团积极号召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贡献、长才干,让“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响彻四海,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盐师学子“笃行不怠”的奋进步伐。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等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

重庆地区:

贵州省遵义市: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网络科

地址:(新长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

联系电话:(00)86-515-882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