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追寻会师足迹 庚续红色血脉”研学活动

316日,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纪念地,组织40多名师生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开展“追寻会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场景体验和互动研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内涵。

红色地标变身“实景课堂”: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

在黄桥战役纪念馆,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透过锈迹斑斑的武器、泛黄的作战电报和支前群众使用的扁担、竹篮等实物,重温1940年新四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史。“看到群众用门板为部队搭浮桥的模型,我才真正理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的分量!”王浩同学感慨道。学生党员俞乐说:“黄桥战役的胜利密码,在于党心与民心的同频共振。新时代青年更需将'小我'融入'大我',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随后,研学队伍走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在这,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全景再现新四军与八路军会师的场景;5D影视诉说“一只碗”的革命故事;一幅标注会师路线的动态地图吸引了学生驻足讨论:“两支部队跨越重重封锁完成会师,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我们青年需要传承的。”

多元互动激活“大思政课”:青春对话历史

为深化研学效果,活动创新设计“学唱红歌+制作黄桥烧饼+雕刻徽章+思辨研讨”环节。当虚拟影像中传出《黄桥烧饼歌》的悠扬旋律时,讲解员现场教唱这首歌。“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钟雨菲同学感慨:“当四十人同唱一首战歌时,我触摸到了集体记忆的力量。”同学们还体验了制作非遗黄桥烧饼:揉面、包酥、撒芝麻……听师傅讲述“烧饼送前线”的故事。

在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的“红色木艺”体验区,同学们手工制作木艺新四军、八路军臂章纹样徽章,围坐开展“青春对话”研讨会。“若身处1940年,你会如何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面对老师的提问,颜丹晨同学回答:“就像当年《黄桥烧饼歌》用文艺凝聚人心,今天我们也要用青年话语讲好红色故事!”带队教师臧老师现场点评:“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正是‘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关键。”

校地共育构建“大格局”:让红色基因扎根心田

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与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签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下一步将与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强调:“‘大思政课’要打破围墙,让青年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仰。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让思政课可触可感。我们要继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据悉,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构建“参观研学+自主实践+成果转化”育人链条。此次研学活动结束后,学院将组织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制作红色文化短视频,让思政课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网络科

地址:(新长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

联系电话:(00)86-515-882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