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运河中学校园春意盎然,善良与美德化作暖阳洒满教室外的花圃。“今天我不仅感受到了大哥哥大姐姐们传递的温暖善意,更体会到了这种真挚行动的难能可贵之处,我也要努力学习并成长为能帮助别人的人!”盐城市响水县运河中学学生抚摸着崭新的书籍,眼中闪烁着光芒。
3月26日下午,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如约来到响水运河中学,开展“一元共建 爱心助学”活动。自1996年起,这份善意如同涓涓细流,已生生不息地奔涌了三十载春秋。
以微光聚星河三十年初心如一
1996年,时任盐城教育学院政史系班长的龚建光得知运河中学一名初中女生龚中华因家庭变故面临失学困境,当即号召班级同学每人每月从生活费中捐出一元钱,为该女生重返校园伸出援手。自此,这场连接盐城师范学院思政专业与运河中学的“一元共建”爱心长跑正式拉开了帷幕,即便历经学校合并、院系重组,但这项活动也从未中断。
在共建仪式上,项目发起人龚建光深情回顾了初心之旅:“三十年前那个班会场景历历在目,当同学们纷纷解囊时,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如今看到‘一元共建’已发展成为全方位的帮扶体系,我更加坚信:教育帮扶需要薪火相传的坚守。”谈及已故的班主任陆作人老师,他几度哽咽,眼角的泪光映照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以书为媒传薪火以爱为桥育新人
在资助活动现场的赠书仪式中,运河中学受助学生们郑重接过象征初心传递的书籍,相机记录下了这意义非凡的时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祝福贺卡与“一日校园”视频,让孩子们透过屏幕感受大学课堂的生动气息。随后,两校学子一同在“心愿打卡墙”互书寄语,以青春笔触共绘美好蓝图。
同为响水县生长的2024届优秀毕业生刘梦玲作为特邀嘉宾,以“小城女孩的成长答卷”为题,为弟弟妹妹们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运河中学到盐城师范学院,是‘一元共建’让我触摸到更广阔的世界。如今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回到了家乡任教,我想继续用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
善行三十载丰碑铸就时
三十年间,“一元共建”累计捐赠爱心资金与物资超20万元,惠及300余名贫困学子。帮扶内容从物质支持扩展到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全方位守护。活动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特别开设“红色文化与廉洁教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乡村课堂生根发芽,架起两校学子精神传承的桥梁。
“‘一元共建’跑了三十年,盐城师范学院和运河中学的师生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让我们的思政课真正地活起来,充满真情的活动比任何说教都有用,孩子们眼睛亮晶晶的样子,就是最生动的希望。”运河中学校长蒋中华对此感叹万分。
“这次参加一元共建爱心活动,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是我们盐城人的根骨。这种血脉里的奉献精神,让爱心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传承。”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敏教授表达了自己的体悟。
作为捐赠学生代表,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王欣雨表示,“参加‘一元共建’活动后我才明白,无数个微小的‘一元’力量汇聚起来,也足以改变世界,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续传递这一爱心的接力棒,攒小钱、传大爱,以点滴善意展现青春担当,构筑社会真情!”
这场跨越三十年的爱心接力,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滋养,“一元共建”在新时代焕发新内涵。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表示:“这项跨越世纪的教育实践,正是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每一元善款都是播种机,每份关怀都是营养土,都是为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运河中学教学楼前,春日暖阳下的“爱心共建”大屏熠熠生辉,见证着这场没有终点的教育接力。这份延续一代人的温情约定,正在续写着更多关于希望与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