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今年正值“一元共建”活动三十周年,3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如约来到响水运河中学,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活动开幕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发表致辞:“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褪色。捐赠一元钱人人可为,抬手可为,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参与学生达16万人次。学雷锋活动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成为学院学生践行奉献与互助的重要途径。”
在响水中学的教室内,志愿者们与受资助学生友好交流环节温情启幕。当轻快的背景音乐流淌而出,大屏幕开始播放“一日校园”纪实影像,镜头里跃动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眼中漾起憧憬的涟漪。志愿者以朋辈的亲和姿态倾听,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困惑化作掌心的温度。交流尾声渐近,心愿打卡墙成为情感交汇的载体,志愿者提笔写下殷殷期许,孩子们则用稚嫩却郑重的笔触勾勒理想蓝图。这些承载着希冀的种子,终将在爱心的滋养中生根发芽,长成葳蕤的明天。
活动分会场,响水籍优秀毕业生刘梦玲以“让梦想在扎根的地方生长”为主题,分享了自己践行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经历。她指出,参加志愿服务不一定要去远方,整理凌乱的粉笔盒、接过同学沉重的作业本,都能让我们在服务他人中滋养心灵,让善意如春草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宣讲团成员陈欣妍、冯乐怡带领初一的同学们走进遵义,重温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弘扬遵义会议的红色基因,从伟大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引导运河中学学子深植家国情怀、厚植廉洁基因,展现新时代青年奋楫笃行的担当作为。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点滴善举到薪火相传,响水运河中学的孩子们再次切实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温暖与力量。我院将持续深化学雷锋常态化机制,推进形成全方位爱心公益矩阵,奋力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善举中不断传承、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