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力量,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积极投身“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以政务服务、企业实习、基层锻炼为载体,将思政所学转化为服务家乡的实效,在故土中践行青年使命。
一、政务实践
(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长安大巷社区
这个假期,思政221班的王佳颖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大巷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政务实践活动。针对社区居民的常见法律需求,她筛选出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整理成案例故事集。同时,在居民事务处理中,她参与了社保卡信息更新工作,并一对一帮助线上操作不熟悉的老年人完成线上提交。
王佳颖表示:“此次大巷社区的政务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群众的期盼,更深刻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二)启东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近日,思政243班的常金杰参与了乡镇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情况的专项调研。在整理调研问卷与访谈记录时,她发现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的现状与家长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的矛盾亟待处理。基于调研结果,她协助起草了一份旨在促进城乡学校课后服务资源共享的建议初稿,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参考。
实践结束后,常金杰深有感触:“这份经历让我褪去了‘象牙塔’的单纯视角,深刻理解了基层治理的复杂与温度——好的政策,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意的土壤之中。”
二、企业实习
扬州康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在实践工作中,思政224班的袁华宇以党群工作助理实习生的身份参与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协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走访车间收集建议,策划出“环保技术攻坚先锋岗”评选环节;二是负责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梳理职工的需求并形成调研报告推动技能实训合作机制的建立;三是参与企业红色文化墙建设,协助整理公司10年党建资料,从老党员们“背着仪器跑遍江淮大地”的环保初心故事中,深化大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知。
袁华宇在参与实习工作后感慨道:“党群工作看似琐碎,却关乎企业发展的“根”与“魂”。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继续在思政学习与实践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青春在服务群众的一线绽放光彩。”
三、兼职锻炼
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响石社区团工委
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中,思政242班的孙艺轩以兼职团干部身份深度参与家乡社区多项工作。在青年之家运营升级方面,她协助走访调研了50余名青年,耐心询问他们对青年之家的功能需求、活动偏好以及参与意愿;在流动团员管理创新方面,她梳理了辖区268名流动团员信息,参与建立“线上+线下”双联络机制,为增强家乡凝聚力添砖加瓦。
从活动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孙艺轩在协调“河小青”环保行动、策划“青听心声”座谈会等具体工作中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价值。她表示:“青年工作既要脚踏实地解决小问题,更要创新思维凝聚大能量。”
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对同学们在暑期“返家乡” 社会实践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青年学子们要多走向乡村和基层一线,“多听”“多学”“多干”,扎根基层、投身乡野,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创新社区治理等实践中,让青春热忱从内心的乡土情结转化为服务人民、建设祖国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