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4日,我院教师赴湖北武汉、红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走访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纪念馆、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多处革命纪念场馆,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百余年后的今天,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红楼”静静矗立,我院教师循着历史脉络,参观了起义军政府旧址、武昌起义历史展厅等,进一步认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与超越,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在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内,大家见证了1927年在大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作的决策部署,即首次提出“土地革命”纲领、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为党的制度建设和革命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我院教师结合党史研究成果,在旧址中梳理党的早期探索历程,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前进、在总结中成长的鲜明特质。
古朴的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无声诉说着这段在危急中奋起的历史。我院教师通过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和场景复原,重温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召开紧急会议的历史场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在此诞生,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教师们驻足凝视,深入交流,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在绝境中坚守信仰、力挽狂澜的担当精神。
来铁血红安,看万山红遍。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苍松翠柏环绕,纪念碑庄严肃穆。我院教师通过参观纪念馆内的史实陈列,详细了解了黄麻起义的壮阔历程,以及鄂豫皖苏区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教师们感慨道,“每一位烈士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作为全国抗战的临时指挥中枢,留下了八路军、新四军奋勇抗敌的珍贵记忆。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纪念馆和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我院教师通过史料文献、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系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地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游击战争、开展救亡宣传的生动实践。从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场景,到普通战士的战斗日记,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责任与担当,让教师们对“团结抗战”的历史内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革命历史现场为生动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实地场景深度衔接,引导我院教师在沉浸式学习中深悟党史,在切身感悟中赓续红色基因。院长王志国表示:“实地研学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精神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将研学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融入课堂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